(新加坡10日讯) 狮城夫妻游日本时,突然发现所有信用卡都失效,才惊觉有人冒充身份,打电话到银行取消信用卡、冻结户头,急忙报警。

曾先生(35岁,自由业者)向《新明日报》申诉,他和妻子10月5日在日本游玩时,发现所有的银行卡和信用卡都不能过账,起初以为是商家不接受外国卡,因此不以为意。

直到10月7日,两人到东京迪士尼海洋世界游玩时,餐厅、主题乐园快速通行证等都只能用卡支付,当下他们的卡仍无法使用,甚至连其中一个银行户头的网络银行也无法登录,才察觉不对劲。

他们花了3小时拨电给星展银行、大华银行和华侨银行了解情况,为此还花了约200新元(约660令吉28仙)的国际通话费。

一番查询后,他们发现原来是有人冒充曾先生的身份,以遗失财物为由,向银行要求取消所有的卡片。

“当发现我所有的信用卡被取消和银行户头被冻结后,我们很震惊。银行职员告诉我们,需要回到新加坡才能恢复这些卡。”

曾先生因而报警。警方回复媒体询问时证实接获报案,目前正关注此事。

曾先生也向《海峡时报》申诉他们的经验。

曾先生透露,其妻子是泰国人,妻子临时从泰国的银行户头转钱到电子钱包YouTrip,两人靠著这笔有限的钱继续馀下旅程。

他说,两家银行接到冒充他的电话后,就取消了他的卡,“搞鬼”的人相信是尝试数次后,才通过身份验证。

他指出,当冒充自己的人最初未能通过验证时,银行并没有尝试联系他。他希望银行能采取更有效的安全措施,例如在冻结帐户之前要求输入一次性密码(OTP)。

星展银行回复《新明日报》询问时说,在如今诈骗猖獗的环境中,保护客户及其资金安全是首要任务。

收到冻结曾先生信用卡的要求时,银行立即采取行动,优先考虑他的户头或信用卡安全,按照信用卡冻结的程序进行。

发言人说,在曾先生的案件中,验证过程没有程序失误,也符合产业操作标准。也没有未经授权的人访问他的户头。

“我们客服团队也协助曾先生,包括对他的个人资料实施额外的安全警报,确保户头或卡作进一步指示操作前,只能通过打电话或是额外的一次性密码验证。”

大华银行表示,来电者需要提供持卡人的个人资讯,例如身分证号码、银行卡和帐户资讯。这种验证方法,也符合业界标准。

华侨银行回复《海峡时报》时说,将继续加强流程,以便在安全性和客户便利性之间取得适当平衡,并愿意协助警方调查。

+1
1
+1
1
+1
3
+1
2
+1
1
+1
1
前一篇新闻“恶斗”杨茜尧争视后 林夏薇占上风
下一篇新闻彭亨王室再斥谣言:王储婚礼传闻纯属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