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后反弹危机!40岁女子靠细嚼慢咽成功逆转糖尿病前期。
据台湾媒体报道,一名女子原本借由缩胃手术,在术后一年内减重25公斤,但随着食量逐渐恢复,加上狼吞虎咽的饮食习惯,半年内体重反弹了20公斤。更糟的是,医师检测发现她的糖化血色素飙至6.4%(正常值为4.0-5.6%),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缩胃术后误区:进食太快引发「倾食症候群」
该名女子在手术后未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快速进食导致食物未充分咀嚼就直接进入小肠,引发了心悸、冒冷汗及腹痛等「倾食症候群」。减重医师杨智雯表示,这种情况多与术后营养素代谢异常有关,尤其高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更容易加剧不适感。
为改善这些问题,杨医师指导女子采取细嚼慢咽的方式,并重新安排饮食顺序:先吃蛋白质,再进食碳水化合物。这样的饮食调整不仅能延长饱足感,还可避免蛋白质摄取不足。此外,补充消化酵素与必要的营养素也成为改善身体状况的关键。短短两个月内,女子成功减重7公斤,糖化血色素回到正常值,摆脱了糖尿病的风险。
细嚼慢咽的科学效益:热量消耗和血糖控制双提升
杨医师引用《Obesity》期刊的研究指出,细嚼慢咽能显著增加热量消耗,约为快速进食的25倍,并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高风险族群或需控糖者,多咀嚼不仅降低糖化血色素,还能提升对食物营养的吸收。例如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芥菜、甘蓝等)中的异硫氰酸盐,只有在充分咀嚼后才能被人体有效利用,发挥肝脏解毒及抗癌效果。
专家建议:细嚼慢咽养成好习惯
杨医师提醒,细嚼慢咽并非死记硬背的规则,只需从日常习惯着手。例如每餐多花一点时间咀嚼,慢慢让健康饮食融入生活,便能改善体重、血糖与整体健康状态。
专家建议
营养学家提醒:「术后患者需重视进食顺序及咀嚼时间,避免高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取,减少血糖波动。」
减重医师建议:「细嚼慢咽不仅对健康有帮助,还能提升进食满足感,是术后维持体重的重要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