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济州航空7C-2216航班在从泰国曼谷飞往韩国务安国际机场途中,因降落时滑出跑道并发生爆炸,导致179人不幸遇难。这一惨痛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飞行安全的关注,特别是如何提高空难中的生还机会。专家表示,绝大多数空难是“可存活的”,关键在于疏散速度,而选择最合适的座位无疑是决定生死的关键因素之一。

每次飞行事故发生后,都会引起“飞机最安全位置”这一话题的广泛讨论。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飞机尾部的位置较为安全,《时代杂志》曾在2015年发布的研究指出,1985至2000年间,美国航空事故中,机尾乘客的死亡率为32%,低于机头和机身中段的38%和39%。然而,专家们指出,这样的结论并不适用于现代航空。

美国“飞行安全基金会”执行长哈桑·沙希迪(Hassan Shahidi)解释道,每一起空难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座位位置与存活率并没有直接关联。而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教授埃德·盖立(Ed Galea)则强调,“最安全的座位”根本不存在,乘客应关注的重点是逃生的便捷性。

盖立教授经过对1977年至1999年间105起空难的研究后,发现所谓的“最佳逃生座位”是位于任何紧急出口5排以内的座位。并且,靠近走道的座位乘客逃生的几率通常比中间和靠窗的座位更高。他进一步指出,“每一秒都至关重要,离紧急出口越近,生还的机率越高。”

此外,盖立教授还提到,自1988年以来,飞机设计必须能承受高达16G的撞击力,这意味着大多数空难尽管严重,但不会致命。现代飞机的材料还可以有效延缓火势蔓延,从而为乘客争取更多的撤离时间。根据他的研究,大部分飞行事故中的存活率已超过90%,但生死的决定性因素依然是疏散的速度。

为了提高空难中的存活率,盖立教授分享了8个重要的保命法则:

  1. 仔细观看空服员的安全示范,尤其是如何解开安全带。研究发现,许多乘客因不熟悉安全带的操作而耽误逃生。
  2. 仔细阅读安全须知卡,特别是紧急出口的操作方法。
  3. 起飞和降落阶段务必穿鞋,避免逃生时受伤或行动不便。
  4. 尽量与亲友坐在一起,避免发生事故时因寻找彼此而浪费疏散时间。
  5. 记住自己所在位置与紧急出口的距离,为突发火灾或烟雾蔓延时的逃生做好准备。
  6. 听从空服员指示,逃生时不要携带行李,以免拖延疏散进度。
  7. 全程系好安全带,除非上厕所,防止应急情况时无法及时反应。
  8. 优先选择安全评估高的航空公司,确保所搭乘的飞机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专家的这些建议为旅客提供了实用的自救技巧,让我们在飞行过程中更好地为可能的紧急情况做准备,提升在意外发生时的生还几率。

+1
0
+1
0
+1
1
+1
0
+1
0
+1
1
前一篇新闻汶莱与沙巴通过羽球友谊赛深化双边友谊
下一篇新闻沙努西抵达司法宫力挺纳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