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宾薛华东(右3起)、黄松熙、许国模、许爱丽、甲必丹许碧珠、黄昭信、吴豪忠、吴普合;右起为陈中兴、甲必丹林传政对义诊活动赞好。

(古晋8日讯)安康国际爱心医疗团队总监许国模表示,欣慰地看到在大马各地大型政府医院已设中医部,对一些疾病做出中西医相辅疗法,彰显重视中医。

许国模于今日在该团队与砂拉越同心善堂联办的新春中医义诊活动受访时说,其团队曾被邀到古晋砂拉越砂中央医院血库中心办过中医义诊活动。

来自中国台湾的他认为,中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医学载体,各有所长,两者相辅疗法对某些的病症已在临床上被证实更加有效,所以很多国家都在提倡。

据他了解,“中医”名词被定位是在1933年,当年的中华民国政府正式颁布《中医条例》,至此,“中医”这一名称才在法律层面得以确立。

中医东方占主导地位

而在西医在中国晚清未被引入前,中医药的医学数千年在东方是主导地位,东方人在医药做出巨大贡献,当时并没有“中医”此名词。

许国模也说,拥有数千年历史发展的中医学,在不同的朝代均有不同的进展,而且中医药执业者的地位越来越高。

他引述古典说,在东汉之前,中医药执业者多是以走街串巷手持摇铃做行医,那个年代被称为“摇铃郎中”,也被称“游方医”,社会地位不高。

他指古代大夫有“坐堂医”称呼,同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有关。张仲景医术渊博任命为长沙太守时,在闲暇借着公堂上摆开案桌为百姓治病,此后人们把坐在药铺子里看病大夫称呼为“坐堂医”,社会地位也都提高。

+1
0
+1
0
+1
0
+1
0
+1
0
+1
2
前一篇新闻巫永安亭大伯公庙 2天元宵借财借龟
下一篇新闻砂政府接受1974《石油发展法令》? 张健仁:阿邦佐须合理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