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法阻止风浪,但我们可以学会带著智慧去驾驭它。”

现在的商业世界,小问题常常牵一发动全身。一则政策通告、一项物流延误,或者一个报关新条例,就足以打乱财务安排、出货节奏,甚至客户信任。

马来西亚的企业主对此应该不陌生:

• 一切看似顺利,但一个港口堵塞或税务变更,整个订单计划就被打乱;
• 冷链物流成本大幅上涨,但客户还是理直气壮地要求准时送达;
• 新环保政策带来突击检查,仓储和发货节奏顿时慢了几拍。

这些问题看似分散,其实源自一个共同根源——企业系统之间的互动失调。这正是系统思维擅长解决的切入点。

商业领袖必备:学会问“为什么”,而不是只问“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看全局”这么重要?
很多中小企业对运营效率非常执著,但却忽视了背后的系统性因素。系统思维要我们理解各个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提醒我们:隐藏风险往往是联动的。

忽视认证合规,代价不小。
有一家公司签下了大客户合约,但错过了最新ESG(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审核要求,结果临门一脚被取消订单。

依赖单一合作商,风险集中。
另一家企业深度依赖某亚洲物流商,结果遇到线路变更和海关审核升级,出货延误、成本失控、客户流失接连而来。

不同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风险从不孤单。一次错误往往牵动运营、资金、市场甚至管理决策。如果不从系统角度去“重画地图”,补洞也补不过来。

面对不确定年代,企业必须更灵活、更有远见。

前瞻力和应变力,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基本功。
系统思维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把复杂的局面拆成清晰的行动路径。以下是我亲历或观察的真实案例:

打破财务孤岛,跨部门合作才有力量。
一家制造商习惯凭库存和销售数据做采购决策,结果错失原料采购良机。后来加入法务、市场与贸易同仁共同评估,决策质量明显提升。

提前画图识别风险,比事后灭火更划算。 
一家食品企业在港口延误中,快速启动应急采购方案,是因为他们早早画好了一张“瓶颈应对图”。

做个“如果”游戏,成本不高但价值很大。 
一家家具出口商预测汇率波动会对价格造成5%影响,于是提前调整合同条款,保护了利润。

用简单仪表盘,建立风险“预警雷达”。
一家物流公司整合了送货准时率、投诉量、员工出勤等指标,结果在数据异常那一周,就察觉到可能政策将变,抢先调整安排。

厨房会议,胜过复杂流程。
某零售集团每周开一次非正式讨论会,轮流分享行业动态。有一次,就是在会议中捕捉到了即将实施的新税制,提前调整了价格策略,避免了后续冲击。

值得深思的问题与一些个人感悟

风浪永远在,掌舵的人要有方向,也要有方法。

系统思维不是万能钥匙,但它是雷达,是指南针,让你在未变之前先有准备。我的经验告诉我,真正厉害的企业,不一定最有钱,但一定最会看局。他们善于提
问、乐于倾听,更重要的是,他们敢于连接看似不相关的信息。

马来西亚的企业主本就聪明、坚韧、有本事。要走得更远,我们只需多一分“抬头看”的思维。系统思维不是学术词汇,它是你的生存武器、也是让好企业走向卓越的那一把钥匙。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陈诗蓉:教育部,请大胆相信老师!
下一篇新闻“小美人鱼”荷莉贝莉被家暴 前男友抓她头撞方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