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ALA LUMPUR, May 25 --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Minister Tengku Datuk Seri Zafrul Abdul Aziz speaks to the Malaysian National News Agency (BERNAMA) during the 46th ASEAN Summit at the Kuala Lumpur Convention Centre (KLCC) today.-- fotoBERNAMA (2025) COPYRIGHT RESERVED

我敢说,后世将把2025年5月27日在吉隆坡举行的首届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中国峰会视为历史性的转折点。

尽管第46届东盟峰会及其相关会议(如第二届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峰会)本身也具有里程碑意义,促进了东盟的议程发展,但在当前贸易战与地缘政治碎片化的背景下,许多观察者已将首次召开的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中国峰会视为本届东盟系列会议中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弥合分裂世界的桥梁

大马不仅成功举办了这场峰会,也在凝聚共识方面发挥桥梁作用,在新崛起的“全球南方”中扮演关键角色,尤其峰会成功发表《联合声明》,即在多边会议中,这往往是最难达成的成就之一。

《联合声明》中,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中国领导人一致谴责持续在加沙地带对平民的暴行,并呼吁停火,呼应了全球正义之士的声音。

除了政治,三方之间推动更深入的经济整合也显得顺理成章。以数据为背景: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中国三方总人口达21亿5000万(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一以上),合计国内生产总值(GDP)近25兆美元。

外国直接投资(FDI)数据也令人瞩目:2024年东盟吸引了2350亿美元,占全球FDI总量的17%;中国吸引了1147亿6000万美元,而GCC获得了700亿美元。这三方合计占全球FDI总量的约30%。

单从这些数据,三方的经济实力已经足够吸引中国与两大经济集团的关注。

东盟可成为通往东亚市场的战略门户,而马来西亚凭藉完善的贸易与工业体系、健全法治和良好的营商便利性,具备推动区域投资的绝佳条件。

海湾合作委员会(GCC)不仅拥有活跃的经济动能,其地理位置连接欧亚非三洲,同时在宗教与文化上也与马来西亚及东盟存在共通性,是推动更深层次经济整合的理想伙伴。

2023年东盟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的贸易额达1307亿美元,FDI为3亿9020万美元。

更广层面来看,中国仍是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贸易总额达6967亿美元,FDI为173亿美元。

因此,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对东盟乃至马来西亚而言,皆是至关重要的经济伙伴。我们与其进行双边与三边接触是合理而必要的。

这也正是马来西亚将很快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展开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的原因,当前马来西亚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的贸易总额为220亿美元,未来仍有巨大增长潜力。

协议如何造福人民

接下来我想更具体地谈一谈,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中国的合作如何惠及普通马来西亚人,包括青年、女性与中小微企业(MSMEs)。在马来西亚担任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我们设定了18项经济重点交付事项(PED),由投资、贸易及工业部(MITI)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力争年内取得实质进展。

其中若干项目直接涉及海湾合作委员会(GCC)与中国。例如我们已完成东盟货物贸易协定(ATIGA)及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3.0(ACFTA 3.0)的升级谈判,预计于2025年10月签署。此举将进一步提升区域内贸易与东盟对中国的出口,有助于东盟应对地缘政治不稳定的影响。

此外,另一个重点成果是《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经济合作联合宣言》,通过该宣言,两大区域将探索市场整合、可持续发展、脱碳、数字转型与包容性发展(包括中小微企业)的新合作领域。

在特定领域方面,东盟“电动车实施路线图”政策建议的制定,将受益于中国在全球电动车(EV)领域的领导地位。2024年,中国生产了全球70%以上的电动车与电池。

再比如东盟2026-2030年能源合作行动计划,亦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正在推进的经济多元化与能源转型方向高度一致。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已承诺到2030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1000亿美元,以推动清洁能源转型与减少碳排放。

东盟与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在经济整合方面拥有广泛协同潜力。例如“东盟旅游展望报告”可获益于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对东盟旅游的高度兴趣;又如“东盟半导体供应链整合框架(AFISS)”中,中国既是芯片制造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此外,全球清真产品市场现值超过3兆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5兆美元,这正是东盟、GCC与中国可共同开拓、甚至主导的市场。

综合人口逾20亿的东盟-GCC-中国市场,应成为大马青年、女性与中小企业寻求就业与商机的首选地。我们正为“马来西亚之星”走向国际舞台开拓道路,并通过优质FTA确保他们的利益获得保障。

更深层次经济整合

但也有人认为,进军东盟不过是更大抱负的中途站。当前许多区域趋向保守,而我们三方却在寻求更深层的互联互通。

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中国领导人的合作宣示,我们不会让自己或他人局限我们的格局于一隅之地。

更深层的经济整合将对区域安全形成支撑,与东盟的“政治与安全支柱”目标互为补充。

因此,东盟的“中心性、中立性、不结盟”原则,不仅对成员国至关重要,对海湾合作委员会(GCC)、中国及其他对话伙伴(如澳洲、加拿大、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与纽西兰)也极具意义。

老实说,我们通过这个刚起步的“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中国三边合作平台”可以达成的成就,只受限于我们自己的想象力。

+1
1
+1
0
+1
1
+1
0
+1
0
+1
1
前一篇新闻巫统总秘书:尚未接获扎夫鲁辞呈
下一篇新闻Esteel项目启动彰显沙巴工业化成就 冯晋哲:沙有望成全球绿钢最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