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cho
在网上读到一则帖文,討论如果学生没把书本带回家,而放在班上,被发现了是会被罚款,需要付书本的半价才能取回书本。討论中有人说起20年前都已经是这样了,有人说一天要带的课本最多是9本,一些科目的课本还超级重。
同样的事情发生了20年,打也打过了,罚也罚过了,但学生们还是不顾禁令把书留在班上,这学生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而身为大人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事情呢?
我个人第一个点看到的是:这20年来学生们为甚么要冒著被罚款的危险这样做呢?答案很明显的是因为书本太重,学生不想背这么重的书包回家。
我不確定除了马来西亚,还有哪个国家的学生需要每天背著重重的书包上学校的,书包的重量是不是和学生的学习成正比这种事情是完全被推翻的,澳洲芬兰和瑞典的学生们从小就带著轻轻的书包上下学,他们的教育成果却是在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好吧,现在书包太重的问题,从小学到中学都是问题,大人们是如何应对的呢?
强制学生一定要把重重的书带来学校,然后指定一定要学生把重重的书带回家,这作法看起来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如果20年来不断有学生以不把书带回家来「抗命」,我们除了可以鞭打他们或罚款之外,我们是不是要认真想一想学生抗命背后的原因,想想我们的坚持到底有什么问题吗?还有什么更好方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一直觉得奇怪,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校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一间学校如果没有学生,就没有继续办下去的理由,但在马来西亚,好些学校的主体反而不是学生,而是其他的名目,如:在经歷长达20年,时代改换但没有调整的「规则」,如教育局官员无时无刻来要求的「KPI」,如「华小的名誉」,如「华社的名誉」,等等等。
至於学生们的被压坏的脊椎,因为个別学生差异而需要的因材施教理念,滥权贪污致使家长每年多花冤枉钱,和被羞辱和被鞭打至受伤的学生,都必须靠边站,因为我们要规则、要KPI、要华小华社的名誉,这样本末倒置的事情天天发生,但我们天天视而不见,也挺诡异的。
书包太重不想带回家,可以怎样好好处理,我想是没有人愿意安静下来聆听学生的想法的,因为权威的一句:「如果你不想守规则就不要读这间学校,转去別的学校就读吧!」,就已经能够解决问题,於是没有几个人愿意停下来,认真聆听学生的说法,我们只要一句:「现在的孩子就是草莓,书包重一点就要家长来投诉。」,我们就可以完全不去思考自己如何能够为孩子们做得更好。思考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