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信和置业(Sino Land)的黄志祥(Robert Ng)大约30年前首次从新加坡来到香港的时候,这位房地產开发商在土地拍卖中积极投標,很多人把他看作一名「闯入者」。
大家都认为,黄志祥高价拿地,大量举债,將来肯定要破產。
然而,隨著市场价格持续上涨,这种激进理念给他带来了巨大收益。如今,黄志祥是香港顶级房地產大亨之一。
现在,中国的房地產开发商引发了一场类似的爭论。
市场波动剧烈
房地產(尤其是住宅地產)市场波动剧烈,到处是「鬼城」传闻,没有多少人愿意住在四线城市,而多数人只有在这类城市才勉强买得起房子。
许多分析师认为,中国槓桿化程度最大的开发商,隨时可能爆发財务危机。
有些开发商的债务负担超过600亿美元,比如中国恆大集团(根据该公司未经审计的半年报)。
此外,中国开发商纷纷涌入香港拓展业务,表明这些开发商对中国房地產前景並非特別看好。
但中国的情况往往是,悲观预言者很可能是错的。房地產作为一个资產类別在中国非常重要——可能过於重要了。
作为经济增长源头以及许多家庭储蓄和財富的源泉,房地產对中国金融体系至为关键(因为70%的银行贷款是房地產抵押物支持的)。
如果房地產不行,中国国內经济很难表现良好。
香港里昂证券(CLSA)的房產研究部门地区主管汪妮柯(译音)表示:「在中国,房地產就是一种替代货幣。」
但是,对於流动性所具有的安抚效果,没有一种资產类別像房地產那么敏感,而中国有大量的流动性。
一如既往,流动性正在推高房地產市场,而且远不止是在一线城市——在许多一线城市,许多夫妇假离婚以便每人能够以更有利条款购买首套房。
64城市新房价格涨
摩根大通(JP Morgan)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新房价格环比上涨1.3%,为2011年以来的最大涨幅。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只有4个城市的新房价格下降,而64个城市的新房价格上涨。
摩根大通的朱海斌等经济学家认为,最近的收紧措施力度不够大,並可能抑制供应,从而进一步推升房价。
香港的一位对冲基金经理表示:「流动性好似从天上来。」他指出,最近几年全球货幣供应有40%来自中国。
因此,在日本和美国的央行討论採取「直升机撒钱」方式,上马本地基础设施和其他大项目之际,中国已加快了印钞速度,这是其距离认识「直升机撒钱」这个概念最近的时候。
他补充称,中国8月份的社会融资总量再次达到今年早些时候的高点,而上半年达到1.5兆美元。
抵押贷款迅速增长
抵押贷款迅速增长;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旗下里昂证券(CLSA)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近1/3贷款增量来自房地產领域。
隨著铜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中国以外的地区正在感受这种增长的第二轮影响。
此外,香港房地產业务具有吸引力有许多原因,它並不意味著中国房地產市场將会崩溃。
情况確实如此,儘管存在过度借贷、非热点区域供应过多以及困扰佳兆业(Kaisa)或復星(Fosun)等著名房地產公司的政治风险。
汪妮柯表示,香港具有吸引力的因素包括较低的税率和较大的规模,还有人们对美元资產的胃口(的確如此)。
当然也存在一些风险,其中包括隨著收入增长放缓而出现的购买能力下降。
新加坡最近的一项非正式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拥有中国一套豪宅的意愿超过持有30年期美国国债。
只有一位投资者质疑业主未来提高租金的能力。
中国並非唯一遭受此类质疑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