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峇株巴辖3日讯)榴槤遭遇雨季导致开花少,一些榴槤在开花季节时甚至被雨水打落,导致歉收,榴槤缺货使得价格隨之高涨,一些品种的榴槤价格涨幅相比去年多达3倍,猫山王榴槤今年售价达到每公斤80令吉至90令吉。
峇株巴辖吉兴生果贸易负责人林註和透露,榴槤因雨季导致產量减少70%之多,售价自然水涨船高。他举例,D13、红虾、101等品种的榴槤,去年的价格约每公斤10至12令吉,今年高涨至每公斤30令吉至40令吉,高涨3倍,顶级品种的猫山王榴槤今年的售价达到每公斤80令吉至90令吉。
他解释,榴槤开花就被雨水打落,导致本地榴槤歉收面对缺货的情况,该店虽然有顾客要榴槤,但並没有足够的榴槤供应。
「由于榴槤成本高,使得业者所获取的利润不高。」
他说,市场经济情况不好,加上榴槤售价高,导致本地人无法消费;商家则因榴槤成本高,加上供应量不多,因此无法满足本地市场,使得榴槤业者今年並不好赚。
来自古来的榴槤园主韩新根受访时指出,去年尾起就开始出现雨水量多及榴槤开花少的情况,他以本身榴槤园种植约220颗榴槤树为例,去年结果多达3万至4万粒,今年榴槤结果才1000粒左右,榴槤收成量减少高达90%之多,让他收益大减。
据他了解,国內各地榴槤园的情况大同小异,他种植榴槤长达12年的时间,今年的榴槤量因雨量多,导致榴槤大减的情况,是过去至今来最严重的一次。
「就算榴槤售价高,榴槤园主还是亏钱,因为园主还需要计算肥料及工人工钱等成本费用。」
他坦言,其实今年的榴槤季节,榴槤园园主都没钱赚,与以往一样需下本钱照顾果园,但收成却大减,不够应付基本的榴槤园成本费用。
「榴槤收购商因榴槤產量低而难收购,只好被迫卖贵,但又难卖。若榴槤量多,榴槤价钱才能平稳。」
他透露,作为「熟客」的新加坡市场也受到牵连,榴槤產量少,当地榴槤价格自然高。
但他强调,其实出口去新加坡的榴槤是有一定的数量,未有大量出口至新国,本地与新加坡的榴槤价格差不多,只是加上兑换率的差別及中间的交通费用。
「本地市场近来出现很多泰国榴槤,往年到5月份泰国榴槤就不会出现在本地市场,因为本地榴槤陆续开始出售,但今年榴槤进口商发觉本地没有榴槤,因此继续进口泰国榴槤,就连新加坡也是掺杂著我国及泰国的榴槤,惟我国及泰国的榴槤价钱及品质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