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铁路的泰国段今年9月动工,等寮国段铁路也兴建完成,加上已运行铁路,將能一路从新加坡通到中国云南省昆明。整条泛亚铁路的中线,预计2019年完工贯通。
2014年12月,中国总理李克强和泰国首相巴育,见证了《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根据这份备忘录,中国將在泰国参建铁路,连接泰国北部的廊开和南部港口马普达普,总长800多公里。整个工程需要投资额达3500亿泰銖(383亿令吉)。
国际事务评论网「洞见」的文章指出,现存中南半岛铁路中,已经有从中国经过越南、柬埔寨,再到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路线。同时,中泰铁路的修 建,在人力、物力、技术上都是相当高的挑战,合计要挖掘190公里的隧道,兴建154座桥樑,好通过寮国充满高山的地区,预计需要动用两万名工人,还不说 当中有数以万计越战时期留下的未爆弹,增加了施工上的风险。为什么要特別兴建这条铁路呢?
如果说海上的贸易线,是能源、原物料飢渴的中国,成长最重要的动脉,那么紧扼著马六甲海峡的美国,以及因领土爭议而不太欢迎中国的越南、菲律宾,就是中国在背的芒刺。
不必经马六甲海峡
现在的情况来说,不只中国的海上运输线经过许多对其不甚友好的国家,甚至连中南半岛现存的铁路路线,也要经过越南才能到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光是越南就是东南亚国家中反对中国最力的国家之一,而对中国较友好的缅甸、寮国、泰国、马来西亚,则都无铁路能够直接抵达。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中泰铁路不但直线距离最近,而且避开了对中国不友好的国家,串起对中国友好的势力,同时也让彼此的经济关係更加紧密。这对中国来说绝对是很大的好处。
文章说,若预计的路线全完工,从缅甸可不经过美军控制的马六甲海峡,运送物资直达中国西南;寮国的天然资源、泰国的机械零件、中国对沿线各国的经济投资、人才、观光客输出,都可在几个小时內完成,並且直通新加坡。这会增加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影响力。
而中国加深对中南半岛国家影响力的战略原因,还包含了影响东南亚国协决策的动机。当2010年美国宣佈重返亚洲以后,便积极透过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平台,试图通过决议,以多边方式处理南海的领土爭议,並且確保南海的自由航行。
此外,从商业角度来看,中国自发展出自身的高速铁路技术后,便积极寻求输出这些技术,这对中国的高铁(或称动车)產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他们不但获得订单,也获得人才与技术磨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