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莱斯市23日讯)中国驻汶莱大使杨建表示,由中国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和汶莱海洋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特别展览会,准备工作长达一年多。

“期间,中国文化部和汶莱文青体部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所在展厅的展品大多来自中国泉州,共计130余件,包括瓷器、墓碑、帆船、钱币、图片、视频等,内容十分丰富。”

她今早在汶莱海洋博物馆开幕礼后,接受媒体访问时,如此表示。她表示,展览主要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展现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1974年》

考古人员从中国泉州湾发掘出土一艘有700年历史的宋代海船。该船建造于13世纪的泉州,是一艘三桅远洋商船,从东南亚驶往泉州,船上装载大量香料和商品。沉船上文物说明,在中世纪,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也进一步验证了马可波罗等西方旅行家的记载。

第二部分《展现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先进》

中国作为一个河川纵横、海域辽阔的国家,很早就懂“船如马车,桨如马”。为了适应海外贸易需要,古代中国的舟船型制经历了由简入繁的演变,在造船技艺上也为人类奉献过许多伟大发明,造就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时代。伟大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多次驰骋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生动地印证了中国造船与航海技术的先进性。

第三部分《展现泉州文化的多元》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给泉州带来了贸易繁荣,也使其成为不同文化的大观园。各种民族、宗教纷纷踏浪而来,在这里相遇、融合,并以各自方式渗入当地人的生活中。保留下来的风格迥异的宗教建筑交错于闽南传统建筑之间,显示出中世纪泉州的文化包容与开放。

大家可以通过照片上的寺庙、佛塔、佛像、墓碑等细细体会,也欢迎汶莱民众亲赴泉州。

第四部分《展现中文两国的友好》

她表示,从历史看,中文两国建立了长久而稳固的关系。

“西汉时,两国商人就有稳定的往来。宋代,双方商贸、文化交流迅速扩大,至明代,达到顶峰。”

“渤泥国加那王1408年率团访华是中汶关系重要的历史事件。近年,汶莱出土了大量宋、元文物,不仅证明两国的紧密关系,也说明文是古代中国沿海居民经商、移民的理想地。”

她表示,从一千多年的交往史可以看出,中汶关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真诚友好。

她称,泉州的历史地位泉州在中文关系史中地位特殊宋朝时期(960-1279),泉州政府派官员蒲宗闵来文从事外交和经济工作。蒲在国外出使11年并最终长眠汶莱(1264年曾到汶莱)。

她补充说:“明朝时期(1368-1644),渤泥国加那王率150余人的代表团访华,第一站就是在泉州登陆,从此踏上中国国土,造就了中文友好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

她表示,中汶建交后,苏丹陛下于1999年8月访问泉州。泉州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特殊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又称作“海上瓷器之路”,而泉州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古代东方第一大港”之称,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曾呈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像。

她形容,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宗教传播之路、文化交流之路,因此泉州成为多种宗教聚集的地区,史迹丰富,至今仍保有大量教堂、清真寺、道教和佛教庙宇等,素有“宗教胜地”、“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伊斯兰教徒、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教徒等在泉州定居,他们平等生活、和谐共存。

据记载:唐朝初,穆罕默德四贤徒来华,其中三贤和四贤终生在泉州传教。二人多有善行,受到人们尊重。他们逝世后,灵柩葬于“灵山圣墓”。

此展览连接历史与未来,展览同时体现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面貌,也恰逢中国政府2013年提出的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在推进。

最后她表示,中国同包括汶莱在内的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伟大航海家郑和曾在东南亚留下许多足迹和动人的故事。今天,世界变得更加紧密,中方希望与汶莱及所有东南亚国家一道,推动更多交流与合作,实现共赢。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向世界展示古文明 汶海洋博物馆开放
下一篇新闻FITNESS ZONE健康计划 汶航职员接受半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