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在三周之前,突然倒塌的希望联盟政府的来龙去脉再次浮上台面。

相信很多人都不能明白也不能接受,为何看起来并无危机的希盟会不见了政权?这故事还得回到1999年安华失势后所组成的“替代阵线”(公正党、行动党、伊党及人民党,后者势力有限)在大选中异军突起;尤其是伊党拿下吉兰丹和登嘉楼州的执政权,并首次拥有27名国会议员。在意气风发下,伊党向巫统(马哈迪)逼宫,要将马来西亚转成伊斯兰国。当时行动党只剩下10个国席,连林吉祥和卡巴星也落马;而公正党只取得6个国席。

最初人民并不看好这三党能长久合作,不但彼此之间的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合作的基础薄弱,闹翻是迟早的事。果然不出所料,伊党在胜利后就朝向宗教的道路滑下去,导致行动党在2001年退出替代阵线(911事件前)。这意味著“替代阵线”只剩下公正党和伊党。而所谓的反对党阵线已是“名存实亡”。

这样的分裂也使到反对党在2004年的大选毫无招架之力,与执政党相比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输得七零八落。

政党合作没有基础

其实自从独立以来,历史已经证明反对党所组成的联合阵线都以失败告终(不是被执政党收编,如“513”过后,伊党、民政、进步党和人联党加入执政的国阵;就是因内部矛盾而如同一盘散沙,如行动党不时发生的内部分裂)。唯有到了2008年的大选,在安华的部署下,反对党才再一次爆发其巨大的威力,首次拿下5个州的执政权(吉打、槟城、霹雳、雪兰莪及吉兰丹);更在国会下议院拥有82个席位,与国阵的140席相比,似乎有了两线制的雏形。

可是安华的合作也是没有基础的。在大选胜利后才组成没有约束力的“民联”。到了2015年,伊党先是在党大会中与行动党断交,继之也赶走党内的开明派,以致另一个政党(诚信党)从伊党分裂出来。很快的,诚信党又促成公正党与行动党另组成“希望联盟”,取代昔日的民联。

就在这个时候(2016年),马哈迪领导下的新政党成立了,取名为“土著团结党”。它是因为要结合被巫统排斥的人而设的。当时的慕尤丁被纳吉开除出党,也失掉副首相职;沙菲宜被党停职,也失掉部长职;而慕克里兹也失掉吉打州务大臣职。这个种族性政党夹著马哈迪的声望,敲叩希盟的大门。

与此同时,马哈迪也出人意料之外到吉隆坡法庭与安华见面,并握手言和,似乎象征著两人18年的恩恩怨怨已“一笔勾销”。但并不等于马哈迪与安华已冰释前嫌,两个人内心感受如何?没有人猜透。

希盟在讨论后,在2018年初同意纳入土团党,而且也邀请马哈迪领导希盟。若一旦上台执政,马哈迪将出任首相。在两年过后,将职权交予安华接棒。

与伊党反目成仇

也是意想不到的结果,希盟在2018年的509大选中竟一举击败老树盘根的巫统和国阵。这“改朝换代”的喜讯让民众雀跃不已,因为百姓从来没有想到会在选举中更换政权,更无法料到巫统也有失败的一天(纳吉曾形容巫统千年不倒)。

当尘埃落定后,马哈迪便开始组织其内阁。基于安华刚被特赦,尚不是国会议员,因此不在内阁内,改由其夫人旺阿兹莎出任副揆。

安华则是在2018年通过波德申补选胜出,才重返国会,但马哈迪却未将他纳入内阁。在之后所谣传的内阁将改组中,也总是没有安华的份。转入2020年,甚嚣尘上的是安华可能接班不成。也正在这个时候,巫统及伊党内有人推动支持马哈迪继续任相的动议,直到届满为止。这等于断了安华的接班念想。

我们不知道伊党与安华为何有如此的深仇大恨?他们原本系出穆斯林青年运动组织(Abim),是穆斯林兄弟,后来怎么反目成仇?这段内情有待公布。这对安华是第一个阻力。

马哈迪的拖延阻拦

第二个阻力则是来自马哈迪,他认为安华虽有政治手腕,但缺行政经验。这种说法也令人难解。既然早前已定下中途交棒,就应有一个“了结”。后来要留在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高峰会议后再议,但已经是多馀的话了。就在此瞬息变化的过程中,从中杀出一头黑马——慕尤丁拜相了。即使后来有许多人介入调解马安之间的问题,如马哈迪的女儿玛丽娜,但一切显得太迟了。

整个故事从安华开始,又可能从安华结束。廿年的斗争,安华换来的是心碎和一场空?除非政情急转直下,不然安华将成为时代的悲剧人物。

周一在安华公开回应马哈迪对他的指责时,整个大意是说,接班人方案早在大选前拟定,又怎能说是安华逼位呢?而且安华也说,他从始至终都是支持马哈迪当首相。即使时间推迟,他也无所谓。言下之意,就不知道为何马哈迪对他有那么大的成见?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陈海德:政变的代价
下一篇新闻美国确诊病例破1000 首府及23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