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顾客上前来买一些首饰等,沈老翁孩子的一顿饭就有着落了。

(本报古晋9日讯)往事不堪回首﹗日前有报导一名76岁老翁为了养活两名残疾儿,不得已贩卖壮阳药等违禁品而被捕遭提控,今日本报记者接触这名可怜老翁沈氏,从中获悉其苦楚。

kr0901c在访谈中不难看出他本身受过教育,除了视力经岁月的摧残变得模糊,略有耳背外,对话如流,且对数目字完全不含糊。

其两名残疾儿据说是遭人打伤的。

细说重头

7子女各分西东

他细说从头–身为7名孩子中老么的沈老翁和妻子也育有7名孩子,而被打伤的孩子分别为家中老二和老五,排行老大的大女儿偶有载母亲回来,但坚决不踏入屋内,而出嫁的老三和老四音讯全无,沈老翁说就连她们嫁了什么人,他也只是依稀知道一点点而已,老六娶了印尼妻子远居印尼,而老么也已娶妻,只是偶尔回来看两眼就走了。

kr0901e7名孩子各相差一岁,两名残疾儿分别为35和32岁,身为父亲的心疼儿子睡在地板上会引起风湿等问题,把辛苦赚来的钱买了3张睡床给他们,奈何早已神智不清的孩子不领情,硬是爱在洋灰地上打滚,他也心疼女儿赚钱不容易,尤其油价高涨,这么一个远距离来回载他们,消耗的燃油钱也不便宜,所以他会建议其妻子搭就近的公车下市区,而就算是搭公车也得消费7.50令吉﹗

沈老翁说,夫妻俩摆摊子卖的东西都不够给两孩子花费,尤其是必须每天服药的大儿子,每去一趟政府医院拿药都要5到6令吉,而对一般人来说,那只是一顿甜点般的消费,对沈老翁却是足以让他的孩子一天温饱。他也不敢在家里留下任何未煮的生食,因为神智不清的孩子肚子饿时会直接拿来吃,而家里也没人看管,因此每日的伙食都得从外打包回家,而打包饭盒远比自己下厨来得贵。平均一天内,如果他的地摊卖得出东西,一天起码会有一包饭(大概3令吉),如果卖不到,就得吃隔夜饭,也就是说,平时一包饭必须分出来储存,好让隔日至少还吃得上一次。

提当年勇

承包建屋好风光

沈老翁表示,他也曾经有过光辉岁月,想当初他是一人承包上百间房屋建筑业的成功人士,手下兄弟以他马首是瞻,当时决定前往汶莱发展的他说,曾经带着一班手下承包汶莱房屋发展区内将近300间的房屋,都是他和手下拼出来的成果。

kr0901k说到当年勇,沈老翁叉起手来述说当年,沙巴某间大酒店的建筑也有他的功劳在内,而酒店建好后,入住的时候,大老板还特意交代接待员不许收他的钱。

说起建筑,沈老翁还现场指着屋侧铁柱,并形容工程是如何的马虎不得,当年他的年代也还没兴起洋灰房屋时,靠的就是每一块木桐﹑每一条板的精准计算,才有今日的稳健结构。

他过去并不如现今这般潦倒,父母留给他们兄弟几人的地,他还亲自建了3间房,平分予兄弟几人,但后来娶妻生子决定到汶莱发展前,他把属于自己的房屋卖了换旅费,一去就是几年。直到某一天,他远在汶莱收到家里的来电,指其大哥就快不行了,要他回来见最后一面。他当晚就和妻子商量后订购机票打算回来看看,但奈何妻子当时不同意他的做法,夫妻俩吵了一顿。机票已经买好了,就算妻子再怎么不同意,沈老翁也坚决回家,而他也庆幸能见到大哥最后一面。就在他见过大哥后回汶莱的隔日,就收到通知说其大哥与世长辞了。

kr0901g回到家里免不了又是一顿吵,结果不知为何引来了警方关注,要求检查护照。可这下问题来了,沈老翁一家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护照,而没有护照的人就等于是偷渡客,是要被遣送回国的。所幸沈老翁的老板惜才,向有关单位要求让沈老翁手上的工程完成后才将他送回国,让沈老翁有时间多做准备工作。

原本在当地念书的孩子都必须转校回国。想起当年,他还记得孩子有一次拿了一张通知书给他,说孩子如今被学校开除云云,他二话不说立即前往和校长洽谈,希望校长能给多一个机会。他说,孩子还小,不让他上学,孩子的一生就“完蛋”了,可见沈老翁也是对教育马虎不得的人,奈何孩子不争气,读完了六年级就辍学了。

买卖万字

赚钱容易输得快

说起孩子,沈老翁不免想起他自己的孩提时代,当时他亲眼见证日本占领我国的时期,以及亲眼目睹乡里人活活被埋的情景。

kr0901j后来,他从汶莱被遣送回国后,便一直找不到工作,但他却有生意头脑,注意到一些财团老板喜欢买万字,而他就和他们接触,自告奋勇地讨取老板们的手机号码,时间到的时候就打给那些老板,问要买什么号码,而他可以先帮他们买再收钱。这些老板也觉得方便,就全权交给沈老翁处理,但是,失业的沈老翁没有本钱,根本追不上那些老板下的注赌,他们一次购买号码就是好几千。为了做长远的计划,沈老翁不惜变卖了自己两片各6依甲和7依甲的地,换成现金作为资本,全副心思投入这份行业,做得风生水起。他除了帮这些老板之外,也会在各地较为偏远的地区走动,让那些不方便来到市区的人也可以买得到号码,以每1令吉赚取20仙的方式让他赚取了庞大的利润。

也因为这笔财来得太快,沈老翁也自己开始玩起号码来,越玩越大,而且还迷上了斗鸡。他说,钱来得太容易,赌也就赌得特爽快,再多的钱也熬不过赌关,人生渐渐走入低潮,结果妻离子散,直到“以天为盖,以地为炉”的那一天,有人告知说他的儿子被人打伤了脑袋躺在家中,经过几番周转才知道,妻子在峇哥路买了一间屋子,而两名被打伤的孩子就在该处。

他说,见到孩子的时候他们都已经成了那副模样,大儿子精神状况不稳定,必须依靠药物控制;而二儿子情况也糟,几近痴傻,除了基本活动外根本不懂得自理,衣服裤子也不爱穿。

百年之后

2儿温饱即满足

沈老翁每次出门摆摊前,就必须将家门锁好后才离开。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透过报章为两个孩子争取福利机构的关注,在他百年归老之后没有后顾之忧,所谓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他如今已经76岁,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多久,摆多久的地摊,两名残疾儿是他如今最大的忧虑。

他也希望福利机构能帮帮他的两个孩子,至少确保他们不会活活的饿死,对他来说就满足了。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刘顺荣:提供17项服务 免费安检摩托
下一篇新闻让州民重温历史 砂独立日游行分2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