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俄罗斯防毒软体厂商卡巴斯基的前员工爆料指出,从10多年前开始,卡巴斯基就通过製作「假病毒」的手段来打压竞爭对手。

综合报导,《路透社》援引卡巴斯基两位前员工的消息指出,卡巴斯基通过一些欺骗手段让竞爭对手的杀毒软件错误地將正常文件视为恶意程序。微软(Microsoft)、AVG和Avast等竞爭对手均遭到「暗算」。

执行这些「破坏项目」时,卡巴斯基一些研究人员可能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持续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竞爭对手的杀毒软件进行「逆向工程」,瞭 解其档案判定模式与规则后,在防毒软体公司的资讯交换平台中將正常程式档案刻意標记为恶意软体,诱使其他公司的防毒软体误判,藉此提高竞爭对手软体的误判 率。

有鑑於个人电脑上的恶意软体数量急剧上升,各家防毒软体公司决定共享彼此的资讯,將自家辨识引擎和已知的恶意软体,传送到谷歌设立的第三方公正平台「VirusTotal」,这样各防毒软体公司就能以更快的速度识別出新病毒和其他恶意內容。

2010年卡巴斯基抱怨竞爭对手抄袭自己的知识產权,为证明这一点,卡巴斯基还特意將10个正常的文件標记成恶意软件,上传至VirusTotal。结果10天后,有14家盲目跟隨判定,也將这些文件判定为恶意软体。

较后,卡巴斯基发现抱怨未收到效果后,便开始转为恶意攻击。

这些针对其他竞爭对手的恶意行为,部份更是来自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长尤金卡巴斯基(Eugene Kaspersky)的直接命令,爆料者指出,尤金用这样的方式做为报復竞爭对手的手段,而不是更著重在开发自己的技术,拉开与竞爭对手的距离。

卡巴斯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长尤金·卡巴斯基(Eugene Kaspersky)。(图取自互联网)
卡巴斯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长尤金·卡巴斯基(Eugene Kaspersky)。(图取自互联网)

另外,微软、AVG和Avast早前曾表示,近年行业內有未知第三方进行这种「误报」行为,诱导他们的防毒软体做出错误的判定。而如今爆出卡巴斯基疑诱骗事件后,这些公司均未发表评论。

《路透社》並未指出这两位前员工的爆料是否拥有决定性的证据,而卡巴斯基否认有关指控,强调公司绝无对其他同行进行恶意行为,「这是一种不道德、不诚实的行为。」,且表示自己也是这种诱导標记行为的受害者。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大马华人如何发家致富?
下一篇新闻长假未待续….张栋樑年华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