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light]报导﹕张译心[/highlight]

爱丽丝古堡﹐一个美丽的名字。

向来推崇历史古迹保护的本州著名建筑师温志坚以爱护古迹的心,毅然挑起了修复爱丽丝堡的重任﹐让古堡恢复了其原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历尽百年的岁月摧残的爱丽丝即将重新“站起来”﹐成为砂拉越博物馆旗下的观光博物馆﹗以堡内古迹见证砂州历史的存在﹗

爱丽丝古堡的传说

根据史料记载,爱丽丝堡建于1864年,是布洛克拉者统治时期的产物。当年布洛克拉惹创建爱丽丝堡炮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监视河面情况,保卫领土,以防敌人及海盗入侵。爱丽丝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处于鲁巴河上游沙里末与下游龙芽之间,故由上游和下游侵击的敌人都可一览无遗。

爱丽丝堡未得名前,其实是实卡朗的詹姆士堡(1849-1863)。由于詹姆士堡当时处于偏低的地势,饱受河潮泛滥所之苦,于是,到了第二任拉惹查尔斯布洛克统领,于1864年决定把它拆除,将大部分的建筑材料搬移,并在离詹姆士堡约5哩鲁巴河下游的一座小山坡上,重建另一座堡垒。

堡垒落成后,起初并没命名。直至1870年,查尔斯布洛克的夫人—拉妮马格烈爱丽丝初次到访砂拉越,堡垒才以她的第二个教名“爱丽丝”命名。随着英殖民时代的结束,原本婀娜多姿的爱丽丝堡顿时黯然失色,在历尽百年的岁月摧残下,爱丽丝更被世人遗弃,留下满目疮痍的疮疤和诡异重重。

古堡建筑表面清楚可见新旧交措的木头﹐原因是团队耗尽心思,将每个拆下的盐木,仔细检查该木头是否还坚固,若发现有所腐烂或开始腐朽的部分,就会锯开,再寻找相同的木材补进缺口的部分,使其成为一条完整的木条或木板。
古堡建筑表面清楚可见新旧交措的木头﹐原因是团队耗尽心思,将每个拆下的盐木,仔细检查该木头是否还坚固,若发现有所腐烂或开始腐朽的部分,就会锯开,再寻找相同的木材补进缺口的部分,使其成为一条完整的木条或木板。

然而,仍有本地一批热爱古迹的人士一直默默关注爱丽丝堡,终于凭着他们的坚持和费劲心思,获得州政府的支持,重新让这颓废已久又伤痕累累爱丽丝堡重建起来,恢复该堡的容颜,继续守候镇上的居民,谱写美丽的乐章。

古堡镇守斯里阿曼

爱丽丝堡的建立,对斯里阿曼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也引领和见证了斯里阿曼的兴旺。

在过去的百多年,爱丽丝堡仍屹立着守护该镇,用心浇灌斯里阿曼镇,让该市镇繁华起来,却让自己伤痕累累,颓废得不堪一击,最终被当地人民贴上“诡异”的标签,众说纷纷,人言可畏。

不仅如此,该座阴森森的古堡,也一度成为犯罪温床。有者甚至要求将它给拆除,以绝后患。

然而,该堡早在1971年2月10日,作为砂州最古老的建筑物,同时,也在宪报颁布为历史遗迹。

2012年,砂州政府拨出500万令吉充作修复爱丽丝堡的经费,这项此前预期长达18个月的工程,于2014年11月宣告完工。目前仅剩下细微的后续工作有待完成。

温志坚:全心投入
找回爱丽丝堡自信

向来推崇历史古迹保护的本州著名建筑师温志坚,毅然挑起了修复爱丽丝堡的重任﹐以让该古堡恢复了其原貌。

爱丽丝堡荣登砂州历史最悠久的城堡

一所古堡被建立﹐名义上都是为了保卫领土﹐有必要时﹐进行攻击﹐惟爱丽丝堡建成以来,虽说堡内忧多尊火炮,从来不曾发过一次炮。
一所古堡被建立﹐名义上都是为了保卫领土﹐有必要时﹐进行攻击﹐惟爱丽丝堡建成以来,虽说堡内忧多尊火炮,从来不曾发过一次炮。

目前,根据专家勘察,砂州史上曾经拥有至少47个炮台或古堡,而目前尚保留完好的只有13座,其中以爱丽丝古堡的“年龄”最为古老,而其木制的建筑结构,让它的历史意义价更高。

温志坚日前率领古晋媒体前往参观修复后的爱丽丝堡,他向媒体们讲说整个修复古堡的工程,以及在修复完成后,爱丽丝堡于未来的定位和方向。

不难发现,在爱丽丝堡旁有个观景台,其独特的设计几乎可以和古堡相呼应。与此同时,该观景台底下有一个迷你博览馆,收藏相关和史料文物。其实幕后的设计人却是温志坚。

温志坚透露,他于早前曾接获政府的献议,说要在那里设立一个观景台时,他就预料,在不久的时日,政府一定会修复邻近的爱丽丝堡。于是,他就在脑海里勾画了爱丽丝堡与观景台的设计,使它们呈献出形影不离的画面。

观景台衬托爱丽丝堡

古堡旁无疑是观看梦娜奇观的热门地点。
古堡旁无疑是观看梦娜奇观的热门地点。

温志坚解释,爱丽丝堡才是主角,因此,观景台的设立,绝对不会盖过主角的风头,那是肯定的。

“我在斯里阿曼镇并没有看到休闲公园,所以,这座观景台也融入的休闲公园的元素,尤其是每当梦娜节来临,这座观景台无疑是观看梦娜奇观的热门地点。此外,人们平日也可善用这个观望台,进行休闲活动。”

他续说,随着观景台完成后,果然没有在他预料之外,政府果然拨出500万令吉,以修复爱丽丝堡,而他也得政府委托,肩负起修复这座百年古迹建筑的重任。

他透露,起初,他与一批专业人士,共同研究爱丽丝堡的结构及建筑材料,工作非常严谨,必须精准运算整个古堡的建筑结构,毕竟修复施工期间,必须将古堡拆除,之后一木一瓦地盖回去,就如堆积木那样。

温志坚:建筑风格
完美呈献三大族传统

在修复的过程中﹐同样保留了古堡内部的原貌﹐其中包括了法庭内的桌椅,还有白拉惹的睡房。古堡内除了将重现白拉惹时代的原貌﹐也将设有多块玻璃板,放置砂州历史演进,带领民众走入时光隧道,亲自体验砂州的丰富历史。
在修复的过程中﹐同样保留了古堡内部的原貌﹐其中包括了法庭内的桌椅,还有白拉惹的睡房。古堡内除了将重现白拉惹时代的原貌﹐也将设有多块玻璃板,放置砂州历史演进,带领民众走入时光隧道,亲自体验砂州的丰富历史。

在研究古堡背景过程的当儿﹐温志坚表示﹐根据历史记载发现﹐当年白拉惹在兴建爱丽丝堡时,参与建筑的工友其实是临时拼凑出来的,主要是地方上的马来人、伊班人及华人。

令其团队备感惊讶的是,在兴建爱丽丝古堡的过程中,各族都在建筑风格上﹐纳入各自族群的特色,最后的成品,皆是巧妙且完美地呈献及融合三大族群的传统﹗

他说﹐该三大族群在完成古堡的同时﹐也兴建了船支﹐这是他们当年的交通工具﹐有者甚至在船支内生活﹐衣食住行皆在船支内。所兴建的船支很明显地﹐也是各别为该三大族群的特色﹐目前都在持续重新整修当中。

他表示﹐原来﹐砂州各族群的祥和,其实早在百多年前就已经被呈献出来了,而整座爱丽丝堡就是当中最好的证明﹗

尽全方保留古堡原貌

温志坚表示﹐本身与其团队,在重修古堡的过程中﹐主要保留古堡原来的面貌﹐就连古堡最初采用的原料﹐一旦被鉴定是完好无缺﹐就会重新被使用﹐不被替换﹗

温志坚解释﹐该古堡的建筑木材主要是素有“婆罗洲铁木”及“砂拉越州木”之称的盐木(Kayu belian)﹐其特征在于﹐虽说是盐木,但却是经历百年岁月摧残却不容易被腐朽的木。

他表示﹐其团队耗尽心思,将每个拆下的盐木,仔细检查该木头是否还坚固,若发现有所腐烂或开始腐朽的部分,就会锯开,再寻找相同的木材补进缺口的部分,使其成为一条完整的木条或木板。

铁制篱笆保护古堡

另外﹐在拼补过后﹐再使用特别油质,漆在木材表面,防止其腐化。

他表示﹐这些工程﹐看似简单﹐却一点也不容易﹐ 整个过程耗尽数月的光阴,每个步骤都必须严格把关,不能出任何差错。

另一方面﹐在探视古堡的过程当中﹐温志坚也向媒体表示﹐在经过修复后的爱丽丝古堡外有铁制篱笆,似乎与这所古老建筑,看起来有点格格不入。然而﹐他强调﹐这是经过了多方面的考量﹐除了能够更完好保护古堡之外,其耐用程度也肯定比木制栏杆更好。

作用多
古堡曾是白拉惹居所

该三大族群在完成古堡的同时﹐也兴建了船支﹐这是他们当年的交通工具﹐有者甚至在船支内生活﹐衣食住行皆在船支内。所兴建的船支很明显地﹐也是各别为该三大族群的特色﹐目前都在持续重新整修当中。
该三大族群在完成古堡的同时﹐也兴建了船支﹐这是他们当年的交通工具﹐有者甚至在船支内生活﹐衣食住行皆在船支内。所兴建的船支很明显地﹐也是各别为该三大族群的特色﹐目前都在持续重新整修当中。

温志坚透露﹐当年爱丽丝堡建成以来﹐其炮台不曾开过炮﹐也未曾被敌方攻击﹗

他表示﹐众所周知的是﹐一所古堡被建立﹐名义上都是为了保卫领土﹐有必要时﹐进行攻击﹐惟爱丽丝堡建成以来,虽说堡内有多尊火炮,从来不曾发过一次炮。

相反地﹐在一探究竟下﹐发现到这所古堡却曾经是法庭、官员办公室﹑监牢、甚至是白拉惹的居所。根据历史记载,这里曾经审讯过凶杀案﹑偷窃案﹐古堡底下,也设有监牢甚至囚禁犯人﹗

在修复的过程中﹐同样保留了古堡内部的原貌﹐其中包括了法庭内的桌椅,还有白拉惹的睡房。

阐述砂历史演进

温志坚透露﹐修复后的爱丽丝堡,将成为在砂拉越博物院管理下的博物馆﹗

届时﹐古堡内,将清楚向民众阐述砂州历史的演进﹐了解砂州历史一路走来的过程。

他说﹐古堡内除了将重现白拉惹时代的原貌﹐也将设有多块玻璃板,放置砂州历史演进,带领民众走入时光隧道,亲自体验砂州的丰富历史。

他透露,若无以外﹐爱丽丝古堡料将在华人农历新年过后﹐开放让公众及游客参观,至于是否收费进场,则必须待砂拉越博物院的宣布。

或成为新观光点

爱丽丝古堡的修复工程﹐始于州房屋部与旅游部部长拿督阿玛阿邦佐哈里,在斯里阿曼观潮台为爱丽丝堡维修重建主持推展礼,并承诺政府将拨款500万令吉﹐而随之展开的﹗

在一项通过大马第十计划下的工程,重建后的爱丽丝古堡改造成一间博物馆。一旦维修工程完成,爱丽丝古堡将成为一间文化遗产博物馆。同时将成为游客的观光地点,并对世人开放、参观,重现她昔日的辉煌。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超傻眼!2度提款 ATM竟吐破烂钞
下一篇新闻2分险胜火与冰 金砂荣升盟主